白芷是什么意思

白芷的解释 白芷怎么读

"白芷"词语拼音:bái zhǐ,注音:ㄅㄞˊ ㄓˇ,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B,缩写:bz

白芷
词语 白芷 繁体
拼音 bái zhǐ 注音 ㄅㄞˊ ㄓˇ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白芷】的含义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大,圆锥形。叶卵圆形至三角形。花白色。果实椭圆形。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各地都有栽培。根可入药,四川、浙江、河北、河南产的,分别称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有排脓止痛作用。

白芷词语的网络解释

白芷(拉丁文名:Angep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