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椠怀铅是什么意思
抱椠怀铅的解释 抱椠怀铅怎么读
"抱椠怀铅"词语拼音:bào qiàn huái qiān,注音:ㄅㄠˋ ㄑ一ㄢˋ ㄏㄨㄞˊ ㄑ一ㄢ,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抱槧懷鉛,首字母:B,缩写:bqhq
抱椠怀铅
【抱椠怀铅】的含义
"抱椠怀铅"是一组源自古代中国的成语,其中“抱”表示握住或抱着,“椠”是一种用于书写字迹、记录草书的文字工具,“怀”则与怀抱有关。结合这些词义,这组成语可以理解为:①握着一本书,心里却揣着铅笔;②带着文具,在手心捏着铅笔;③形容在用某样东西时,心中没有别的想法或负担,只是专心致志地对待该物。
此成语出自《后汉书》:“武帝尝欲自铸剑,置铜石器于匣中,引杖去。武帝问曰:'汝持之久也?’对曰:'抱椠怀铅耳。”这句话说明在武帝铸造宝剑的过程中,他始终握着一块铜制的石板,并且把文字和笔、书简都放在了里面,武帝对此表示疑惑并且问起。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成语“抱椠怀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当时中国士人对书籍和文具的珍视程度。
在现代汉语里,“抱椠怀铅”一词多用于比喻一个人专心致志、毫无杂念,或形容一个有心事的人。此外,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个需要特别关照或者关注的人,或者是某种事物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抱椠怀铅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