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谕是什么意思

榜谕的解释 榜谕怎么读

"榜谕"词语拼音:bǎng yù,注音:ㄅㄤˇ ㄩˋ,词性:量词,词式:无词式,繁体:榜諭,首字母:B,缩写:by

榜谕
词语 榜谕 繁体 榜諭
拼音 bǎng yù 注音 ㄅㄤˇ ㄩˋ
词性 量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y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榜谕】的含义

"榜谕"是《康熙字典》中的一种词组。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指用榜上的标志来告诫人或告知别人某种情况,比如警示、训导等。 在日常生活中,“榜谕”常用于表达一种警告、提醒或者劝勉他人的话。例如: 1. "你这孩子啊,一定要记着榜谕!" -- 用这种方式,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教育都是要他们记住那些正面的行为和规则。 2. "您这样下去可就出大事了,榜谕,快去见上级主管。" -- 这是说如果自己不改正错误,就要受到警告和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榜谕”通常用来表达一种提醒或者警示的意思,并非用于训导、劝勉等其他含义的用法。

榜谕词语的网络解释

"榜谕" 为现代汉语成语,出自清代的《通鉴纪事本末》。故事讲的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当时晋国大将军司马光在给太守的一封信上写道:"我听说汝有才,所以特地写了一篇告示文给您看。"太守看到这封信后,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下属官吏,请他们去抄写了那篇文章。然后将抄写的原文粘贴到他的日记本里,并在上面加了一个'榜谕'的标题,以提醒官员们注意。这个故事说明在古代时,如果有人有才学,就特别要向他告诫和提醒,否则,会受到不必要的处罚或损失。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晋文公即位之后不久,晋国便分裂为东、西两部,朝政大权都转移到了司马光的手中。司马光对晋文公十分器重,并且认为他有才能,因此特意写了一篇告示文给文公看。文章详细描述了当时晋国的地理和军事情况,以及司马光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理念。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古代或现在的情况下,如果某人有才学、能力或者地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奖励,则会受到相应的谴责或惩罚。例如,若某人因为才智出众而被赏识并授予官职;若因德行高尚而被推举为官员;若因品德高洁而被提任要职;等等。 成语"榜谕"的网络解释也与之相似,指那些因才能、地位或其他原因而受到谴责或惩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