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是什么意思

刺楸的解释 刺楸怎么读

"刺楸"词语拼音:cì qiū,注音:ㄘˋ ㄑ一ㄡ,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C,缩写:cq

刺楸
词语 刺楸 繁体
拼音 cì qiū 注音 ㄘˋ ㄑ一ㄡ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C 缩写 cq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刺楸】的含义

1.泛称一些五加科落叶乔木。

刺楸词语的网络解释

刺楸〔拉丁学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别名:鼓钉刺(浙江土名),刺枫树(江西土名),刺桐(湖南土名),云楸(河北土名),茨楸、棘楸(吉林土名),辣枫树(广东土名)。刺楸伞形目,五加科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小枝具粗刺。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坚纸质;叶片近圆形,裂片三角状圆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上面绿色;伞形花序合成顶生的圆锥花丛,花丝细长,果实近于圆球形,扁平。花果期7~10月。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皮的氯仿和甲醇提取物1000mg/kg,出现活动减少、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抑制、死亡。从心材中分离出一种皂甙,杀白蚁作用强。刺楸树干灰色,长纵裂,布有粗大硬棘刺。刺楸木材质硬,木理通直,供建材,家具和铁路枕木用。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日本也有。生于山地疏林中。种子含油量约38%,供制肥皂等用;树皮及叶含鞣质;根皮及枝入药,有清热祛痰、收敛镇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