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廪是什么意思
春廪的解释 春廪怎么读
"春廪"词语拼音:chūn lǐn,注音:ㄔㄨㄣ ㄌ一ㄣ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春廩,首字母:C,缩写:cl
春廪
【春廪】的含义
"春廪"是古代一套粮食供应制度,指的是春天向农民发放的粮食。这个制度盛行于宋朝,南宋时逐渐被取消。宋代有"苏轼"、"米芾"等人提倡过这种制度。
《宋史·食货志》记载:“凡岁中,天子纳粟,以资宗庙祀用;每岁春二月,大司空召天下赋税,以助之。”所谓“春廪”就是指每年的春天,朝廷从中央仓库中拿出粮食作为年终补贴。
这种制度在宋代盛行于南方,而在北方则未被采用。到了明代,"春廪"便没有了。
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逐渐消失。
春廪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