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津是什么意思
沧津的解释 沧津怎么读
"沧津"词语拼音:cāng jīn,注音:ㄘㄤ ㄐ一ㄣ,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滄津,首字母:C,缩写:cj
沧津
【沧津】的含义
"沧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óng jīng。出自《元史·刘一诚传》,意思是指:(汉朝时)北方有渤海,其北有西凉、北凉,三者并称为“辽东”。
释义:“沧”是形容遥远的意思;“津”指海边。“沧津”原指渤海的北岸,即今辽宁朝阳、喀喇沁等地方一带。在古代,由于渤海国的统治势力强大,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常把北方为渤海的国土称为“辽东”。因此,“沧津”一词便用来形容渤州及其附近地区。
它主要出现在《水浒传》中,其中多次出现。宋江在攻打大名府时,曾说:“我若不打大名府,则此是刘家庄,便是刘太公也。”这里“大名府”的意思是辽东的管辖之地,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朝阳、喀喇沁等地。
总之,“沧津”这个词,既指渤海以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又指渤海国及其统治势力;它在宋江豪情壮志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沧津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