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屏迹是什么意思

杜门屏迹的解释 杜门屏迹怎么读

"杜门屏迹"词语拼音:dù mén píng jì,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ㄆ一ㄥˊ ㄐ一ˋ,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杜門屏蹟,首字母:D,缩写:dmpj

杜门屏迹
词语 杜门屏迹 繁体 杜門屏蹟
拼音 dù mén píng jì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ㄆ一ㄥˊ ㄐ一ˋ
词性 成语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D 缩写 dmpj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杜门屏迹】的含义

"杜门屏迹"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典故,出自东汉末年故事《三国志》。具体来说,“杜”在这里指的是“门”。故事中的主角是东吴大将周瑜,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忠诚和节操,经常在白天闭门不出,晚上则前往私密的地方做事。 “屏迹”则是指在周瑜闭门静坐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是用屏风遮挡的。这种环境不仅防止了外界的干扰,也使得周瑜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思考和工作。 因此,“杜门屏迹”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严守秘密、保持清廉的人物形象。这个典故常被用来表达对忠于职责、不为私情所动的人的一种赞美,同时也可以用在某些具体人物或事件上,以示敬意。

杜门屏迹词语的网络解释

杜门屏迹,出自《新唐书·陈叔宝传》:“元嘉末年,刘宋之亡,太宗在嵩。时上朝皆闭门,群臣各居内室,不敢越垣。”“幕”指幕府,“屏迹”指宫门之外,即不许人出入。“杜门屏迹”意思是说,朝廷要禁止百姓去外面随意访问。 词语'杜门屏迹’的拼音是 dòu yán qī 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