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意思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解释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怎么读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词语拼音:è yù wǎn gé mìng gēn jù dì,注音:ㄜˋ ㄩˋ ㄨㄢˇ ㄍㄜˊ ㄇ一ㄥˋ ㄍㄣ ㄐㄨˋ ㄉ一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E,缩写:eywgmgjd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含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中国的东部和中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该地区以湖北省省会武汉为中心,北起江西省、安徽省,南临河南省,东及安徽省的宿州,西濒河南省的新乡县,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1927年8月1日,中共五大于湖北汉口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到1930年底,以苏区为首的湘赣边的工农红军、游击队等武装力量发展到5.6万余人。1930年11月至12月间,中共中央代表和苏维埃政府在湖北宜都(今黄安)和河南信阳、潢川(今潢川县)、安徽省铜陵等地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性质与特点:它是一块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主的革命根据地,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是:
1.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连江西省、福建省,北接安徽省,西接河南省;
2. 贫穷落后但有较强的群众基础;
3. 统一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