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什么意思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解释 东北抗日义勇军怎么读
"东北抗日义勇军"词语拼音:dōng běi kàng rì yì yǒng jūn,注音:ㄉㄨㄥ ㄅㄟˇ ㄎㄤˋ ㄖˋ 一ˋ ㄩㄥˇ ㄐㄨㄣ,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D,缩写:dbkryyj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含义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东北抗日义勇军词语的网络解释
东北义勇军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初期,以部分东北军旧部和爱国民众自发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万人上下,活动地区几乎遍于东北全境。义勇军的兴起,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并且及时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揭穿了日本帝国主义伪造民意、树立伪满傀儡政权的阴谋。当时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包围之下,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打击之下,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各方面相形见绌处于劣势的情势之下,东北义勇军将士不顾一切,为了挽救危亡揭竿而起,并以血肉之躯和敌人以死相拼,这种民族气概,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歌颂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