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状是什么意思

伏状的解释 伏状怎么读

"伏状"词语拼音:fú zhuàng,注音:ㄈㄨˊ ㄓㄨㄤ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伏狀,首字母:F,缩写:fz

伏状
词语 伏状 繁体 伏狀
拼音 fú zhuàng 注音 ㄈㄨˊ ㄓㄨㄤ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F 缩写 f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伏状】的含义

"伏状"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状像倒扣的锥体。在《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比喻事物太小,不能代表整体;“大鹏鸟不畏风沙,欲飞高云,而翼如三尺之刀,伏状似钩”说的就是这种意思。 另外,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夫有知者,必自知其身,故曰:‘吾知也。’盖若有所不知,则人莫能自知也。”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人,必然知道自己自己的缺点;而不知道自己人的就不一定可以知道”。

伏状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