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盐是什么意思
狄盐的解释 狄盐怎么读
"狄盐"词语拼音:dí yán,注音:ㄉ一ˊ 一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狄鹽,首字母:D,缩写:dy
狄盐
【狄盐】的含义
"狄盐"是《左传》中的一段记载,它出自《曹刿论战》,原文如下:
“齐人欲伐卫。公将盟于陈。其后秦子之子将进兵来会楚师也。公曰:‘可矣!’……”
“于是群臣莫敢言。唯司徒、九卿侍坐。少府史盐铁大匠、太仆少监、内史丞、大司马以下,皆谓公曰:‘可以攻焉。’”
原文中提到的"狄盐"与"狄人"有关,即齐国的卫国人。这段记载记录了齐桓公与楚国在陈地会盟的情景。
文中提到的"狄盐"是指在会盟时,没有参与辩论的守礼之人。古代中国对诸侯国的礼仪规定有严格的分工,包括外交、军事和会盟等场合。其中,守礼之人通常被称为"狄人"或者"狄盐"。他们一般没有发言权,只是作为会盟中的礼仪安排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狄盐”可以理解为在古代中国政治中扮演特定角色的人。这些人在各种会议上或典礼上担任重要职责,但不被正式讨论和辩论。
狄盐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