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礼相亢是什么意思
等礼相亢的解释 等礼相亢怎么读
"等礼相亢"词语拼音:děng lǐ xiāng kàng,注音:ㄉㄥˇ ㄌ一ˇ ㄒ一ㄤ ㄎㄤˋ,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等禮相亢,首字母:D,缩写:dlxk
等礼相亢
【等礼相亢】的含义
"等礼相亢"是形容人说话时表情严肃,态度高傲。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中:“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其中“君子”的意思是贤德的人,“三乐”即“一曰耆硕,二曰南面,三曰宾服”。这里的“等礼相亢”是指这种人说话时的严肃和威严,常用来形容那些深邃、高傲或傲慢的人。
这句话并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形容君子的性格和品质。君子是古代社会推崇的理想人格形象,他们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能为国家治理做出卓越贡献。而“等礼相亢”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用来形容那些不拘小节、傲慢的人。
总的来说,“等礼相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成语,用来描述君子所应具备的性格和品质,强调的是德行的高度和个人品质的高洁。
等礼相亢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