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凤雏是什么意思

伏龙凤雏的解释 伏龙凤雏怎么读

"伏龙凤雏"词语拼音:fú lóng fèng chú,注音:ㄈㄨˊ ㄌㄨㄥˊ ㄈㄥˋ ㄔㄨˊ,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伏龍鳳雛,首字母:F,缩写:flfc

伏龙凤雏
词语 伏龙凤雏 繁体 伏龍鳳雛
拼音 fú lóng fèng chú 注音 ㄈㄨˊ ㄌㄨㄥˊ ㄈㄥˋ ㄔㄨˊ
词性 成语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F 缩写 flfc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伏龙凤雏】的含义

"伏龙凤雏"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资治通鉴》中的一个典故,故事描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任期内经常与群臣讨论国家大事。他善于用人,常常依赖自己的部下和亲近的人来辅助自己决策。 这句成语出自于宋儒张载的《道德经》,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用得当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张载认为人才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他引用了"伏龙凤雏"的故事,来强调自己用人的重要性。 "伏龙"和"凤雏"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贵人,其中伏龙是唐明皇的太子李瑁,凤雏是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侍从,被他们推荐上位的人。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可以依靠他人的帮助;而如果自己有才能,也可以成为大家眼中的佼佼者。 "伏龙凤雏"作为成语,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用人才,避免过分依赖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来决定大事。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动。

伏龙凤雏词语的网络解释

“伏龙凤雏”是汉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三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提出的一个成语。他将六位历史人物作为代表:伏龙,即诸葛亮;凤雏,即庞统。这六位人物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文人学士,在汉朝及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