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

递延资产的解释 递延资产怎么读

"递延资产"词语拼音:dì yán zī chǎn,注音:ㄉ一ˋ 一ㄢˊ ㄗ ㄔㄢ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遞延資產,首字母:D,缩写:dyzc

递延资产
词语 递延资产 繁体 遞延資產
拼音 dì yán zī chǎn 注音 ㄉ一ˋ 一ㄢˊ ㄗ ㄔㄢ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D 缩写 dyzc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递延资产】的含义

也称逆延费用”。指业已支付但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递延资产词语的网络解释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