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是什么意思
端砚的解释 端砚怎么读
"端砚"词语拼音:duān yàn,注音:ㄉㄨㄢ 一ㄢ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端硯,首字母:D,缩写:dy
端砚
【端砚】的含义
"端砚"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名贵的山银,产于广东肇庆。该石质细腻、透明,光泽高雅,色泽艳丽,质地坚实且不易破碎。在宋代时期,它被人们誉为“百宝之首”,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端砚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历史地位,在后来成为了中国文房四宝之一,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都曾以端砚为材料创作出了名作。唐代的欧阳询就曾以其端面的平整如镜和细腻如玉著称,而宋代的苏东坡更是将端砚誉为“一物好则百事美”。
除了作为文房四宝使用外,“端砚”在古代还是用于制造器物和制作漆器的重要材料。例如,在宋朝时期,人们就已开始用端砚为家具、器具和装潢等物品加工。
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端砚被广泛应用于雕刻艺术中,并且其独特的工艺手法使得它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和工匠的首选。如今,“端砚”这一名称还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工艺精湛,品质上乘的作品。
总的来说,“端砚”不仅仅是一种名贵的山银,它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古人对生活、艺术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端砚词语的网络解释
"端砚",又称"广东石墨砚"或"东方石墨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它出自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端砚产地,并以出产此砚闻名于世,是古代中国四大名砚(东晋南朝时“四大名砚”)中,唯一一个产于南方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