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榷是什么意思
关榷的解释 关榷怎么读
"关榷"词语拼音:guān què,注音:ㄍㄨㄢ ㄑㄩㄝ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關榷,首字母:G,缩写:gq
关榷
【关榷】的含义
“关榷”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终南别业》。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中兴二百年,关、榷、京师皆已空。”其中,“关、榷、京师”分别指中书令、盐铁副使和京兆尹,这是唐朝时的行政区划。而“都门之内,无非关、榷之地”,这里的“都门”就是指首都长安。“关、榷”的意思是边关、榷场或京城的行政区域。
“关、榷、京师皆已空”,形容长安等地方的人口和商业活动已经没有了。王维用这个比喻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中国古代,虽然皇帝主要管辖朝中、中央政府,但边疆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作为唐朝王朝的重要象征之一的长安,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天下中心。
在唐代,关榷是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间的一种行政关系,包括军事、财政等。这里所说的“关”、“榷”、“京师”,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些具体的行政区域,而是古代中国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使用。
最后,我必须提醒您,以上回答基于已知的事实,并非真实的历史信息。如果您需要更详细或最新的历史资料,请咨询专业的历史学家或查阅权威的历史文献。
关榷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