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赋是什么意思

贡赋的解释 贡赋怎么读

"贡赋"词语拼音:gòng fù,注音:ㄍㄨㄥˋ ㄈㄨ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貢賦,首字母:G,缩写:gf

贡赋
词语 贡赋 繁体 貢賦
拼音 gòng fù 注音 ㄍㄨㄥˋ ㄈㄨ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G 缩写 gf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贡赋】的含义

"贡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天子之贡曰‘九鼎’,诸侯之贡曰‘十钟’。”其意义和内涵可以概括为: 1. 这个成语表面上描述的是国家向诸侯的贡品数量,但实际上它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税收或赋税制度。 2. "贡"在这里有“进献”、“上贡”的意思。古代中国社会有多种形式的贡品,包括祭祀、赏赐等。 3.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体系中,“贡”往往与“赋”(即纳税)一起使用。通过贡纳来缴纳税款和国家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比如修建道路、筑城、修筑宫室等。 4. 这里的"赋"一般指的是税收或杂费的总称,而"贡"则是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国家财政上的主要来源。 5. "贡赋"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政府对诸侯和贵族通过贡纳来缴纳税款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模式。 总的来说,“贡赋”这个词包含了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税收制度,它的作用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向地方或对外的诸侯、臣民、商人等提供资助,并通过这些资助获得收入。

贡赋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