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泸定桥是什么意思
攻占泸定桥的解释 攻占泸定桥怎么读
"攻占泸定桥"词语拼音:gōng zhān lú dìng qiáo,注音:ㄍㄨㄥ ㄓㄢ ㄌㄨˊ ㄉ一ㄥˋ ㄑ一ㄠ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G,缩写:gzldq
攻占泸定桥
【攻占泸定桥】的含义
泸定桥,又名古龙渡桥,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是一座典型的水力式石拱桥。它跨越了雅砻江,是沟通长江和嘉陵江的重要河段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中,1935年7月26日(即今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长征至四川境内的雅安地区时,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泸定坝子相遇。双方力量悬殊,在激烈交战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于8月14日从嘉陵江上直奔大渡河,进入甘肃境内的临洮县。
为了继续北进攻取会宁城,避免给敌人造成主动的威胁,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决定向北转移,并在天险泸定桥附近进行集结。经过激烈战斗,于1935年8月24日(即今天)完成了这个重大转移。
泸定桥是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地点,它连接了雅安和会宁的两个城市,成为了红军战略部署的重要桥梁之一。
1、该桥在1936年8月14日(即今天)被敌军攻击后,成为红军转移的唯一通道。同时,泸定桥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个大桥,为后续部队提供了可靠的后方保障。
2、为了确保这一战略部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这次转移中,红军采取了分批撤退和沿河岸集结的策略,并在泸定桥附近的多个地点设置了防御工事。这些战术策略与当时的军事实践和技术水平相吻合,有效地保护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意图,保障了红军的顺利渡河。
3、尽管泸定桥被敌军进攻后改建成桥梁,但中国工农红军仍然选择在此地进行撤离。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在极端情况下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顽强和坚韧。
此次转移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续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攻占泸定桥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