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折刀尽是什么意思
弓折刀尽的解释 弓折刀尽怎么读
"弓折刀尽"词语拼音:gōng zhé dāo jìn,注音:ㄍㄨㄥ ㄓㄜˊ ㄉㄠ ㄐ一ㄣˋ,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弓折刀盡,首字母:G,缩写:gzdj
弓折刀尽
【弓折刀尽】的含义
“弓折刀尽”是唐代杜甫在《戏题甘州》诗中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的‘弓折’和‘刀尽’,分别指身体伤残与武器破败。从字面上看,这可能意味着诗人自己身体受伤、失去战斗力;但从另一层意义上看,“弓折”暗示了仕途不顺,如同折断的弓一样难以支撑;“刀尽”则象征着国家和朝廷的危机,如刀刃已伤到无法再使用,因此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政治家,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代表了唐朝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戏题甘州》是唐诗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弓折刀尽词语的网络解释
这是古代战场上的成语,形容武器弹药极度匮乏。"弓折刀尽"是说战马和兵器都破烂不堪,只剩下残缺不全的东西了。这里的"弓、刀"通常是比喻武器,而"弓折刀尽"指的则是战争中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和危险。
这些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战场上战斗受困的人们,他们虽然武器装备破损,但生活基本能够维持,只是面对极其严酷的条件,只能勉强维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