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退食是什么意思
公仪退食的解释 公仪退食怎么读
"公仪退食"词语拼音:gōng yí tuì shí,注音:ㄍㄨㄥ 一ˊ ㄊㄨㄟˋ ㄕ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公儀退食,首字母:G,缩写:gyts
公仪退食
【公仪退食】的含义
"公仪退食"是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慎行》篇。原文为:公仪休曰:“吾与尔俱以王业立,将复见之。”余曰:“善。”遂与之同,曰:“汝且就食。”曰:“尔虽不欲尔先,必待尔后也。”余退,问焉尔,犹未及尔。余谓其不欲尔先者,非为尔所见也,盖知其有才耳。谓其可得而用之者,非为尔所求也,以知其能。故曰:‘必待尔后’。”这是说,公仪休退而食,然后问余,即已与余同,且欲我先就食,但未及予。由此可知,公仪休不仅没有见到自己,而且也不曾想要见他。他的这种行为和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思熟虑、不轻言过失的人。
公仪退食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