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膻是什么意思

膏膻的解释 膏膻怎么读

"膏膻"词语拼音:gāo shān,注音:ㄍㄠ ㄕㄢ,词性:无词性,词式:AB式,繁体:膏羶,首字母:G,缩写:gs

膏膻
词语 膏膻 繁体 膏羶
拼音 gāo shān 注音 ㄍㄠ ㄕㄢ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AB式
首字母 G 缩写 g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膏膻】的含义

"膏膻",是《中庸》中的一句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说,用油抹自己的脸,就感觉脸部油光锃亮;用手摸自己的衣襟,却觉得衣服很潮湿。 这句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诗文中,“膏膻”常用来形容妇女的穿着打扮或生活情景,如“膏脂粉面”,“膏脂腻渍”,“膏脂艳抹”。而在现代生活中,“膏膻”的意思则更接近于今天所说的“油腻腻”的情况。 总的来说,“膏膻”是一种比喻手法,用来表达某种态度、感觉或者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不会用这句成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具体形象,而是更多地用它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状态或特征。

膏膻词语的网络解释

"膏膻"是汉语拼音词组,汉语词汇。其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1.指用黄油、牛油等油脂炒制后的花生或瓜子。2.形容人情世故中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另外,“膏膻”也可被理解成“脂酸”,即“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