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雁是什么意思

羔雁的解释 羔雁怎么读

"羔雁"词语拼音:gāo yàn,注音:ㄍㄠ 一ㄢ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G,缩写:gy

羔雁
词语 羔雁 繁体
拼音 gāo yàn 注音 ㄍㄠ 一ㄢ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G 缩写 gy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羔雁】的含义

"羔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指用羊、马为食的牧童。文中描述的是牧童喂羊时的情景:“子路曰:‘吾闻之,尔食不饱,我必饥;尔饮不足,我必渴。’”这里的“羔雁”即是指像羊一样喂养的人,用来比喻用肉或饲料来喂养别人的孩子。 成语"羔雁"在汉语中常被用于形容过于溺爱孩子、没有耐心的家长,以及那些对周围环境冷漠麻木的个体。同时,“羔雁”也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为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困难和需要的人。

羔雁词语的网络解释

"羔雁"是源自于《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若余之壮也!’”其中,“羔雁”指的是能够高飞、善解人意的雄鹰,寓意像它们这样的人应该有高洁品德和美好的志向。而“羔雁”这个成语则用来比喻那些能挺身而出,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为民的人。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羔雁”来形容一些有远见、勇于担当的青年或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