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罪是什么意思

公罪的解释 公罪怎么读

"公罪"词语拼音:gōng zuì,注音:ㄍㄨㄥ ㄗㄨㄟ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G,缩写:gz

公罪
词语 公罪 繁体
拼音 gōng zuì 注音 ㄍㄨㄥ ㄗㄨㄟ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G 缩写 g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公罪】的含义

1.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

公罪词语的网络解释

公罪又名公坐。中国封建法律指官吏因执行公务而犯罪。公、私罪之分自汉后逐渐成制。《唐律疏议·名例》:“公罪,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唐律规定,公罪自举者可免罪,其他的可以减等处罚。“诸公事失错,自觉举者,原其罪;应连坐者,一人自觉举,余人亦原之。”“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明清律也有公罪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