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采桑子
采桑子
李煜 〔唐朝〕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写雨
情怀
古诗译文
亭子前的春天追逐着落花尽,落花飞舞的姿态徘徊不定。细雨蒙蒙,不让双眉有片刻的舒展。绿窗下冷清寂静,芳香的声音已断绝,香印烧成了灰烬。可奈何这情怀,想要睡觉却朦胧中进入梦境。
展开
知识点
词牌名采桑子,又名丑奴儿,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著名词人,其词以亡国后作品最为感人,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这首词体现了婉约派的风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展开
古诗注解
亭前
: 指亭子前面,常表示庭院或花园中的场景。
春逐红英尽
: 春天追逐着红花落尽,红英指红花,象征春色消逝。
舞态徘徊
: 形容落花飞舞的姿态徘徊不定,暗示作者心绪不宁。
细雨霏微
: 细雨蒙蒙的样子,霏微形容雨丝细微。
不放双眉时暂开
: 不让双眉暂时舒展,双眉指眉头,表示忧愁无法释怀。
绿窗冷静
: 绿窗指华丽的窗户,冷静形容冷清寂静。
芳音断
: 芳香的声音断绝,芳音可能指美好的声音或消息。
香印成灰
: 香印指香炉中的香,烧成灰烬,象征时间流逝或情感消沉。
可奈情怀
: 可奈何这情怀,表示无法排遣的愁绪。
欲睡朦胧入梦来
: 想要睡觉却朦胧中进入梦境,朦胧形容半睡半醒的状态。
展开
讲解
这首《采桑子》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春景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个人愁绪。上片以“亭前春逐红英尽”开篇,用落花象征春光的消逝,暗示国家的沦丧;“舞态徘徊”则拟人化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彷徨。细雨霏微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忧郁的氛围,“不放双眉时暂开”直接点出愁眉不展的状态。下片转入室内,“绿窗冷静芳音断”写冷清寂寞,香印成灰喻指时光流逝和希望破灭。结尾“可奈情怀”发出无奈感叹,欲睡入梦则体现了逃避现实的倾向。整首词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李煜词的艺术魅力,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春景起兴,通过描绘亭前落花、细雨蒙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哀婉凄凉的氛围。上片写春尽花落,舞态徘徊,暗喻作者心绪不宁;细雨霏微,双眉不展,进一步强化了愁绪。下片转向室内场景,绿窗冷静、香印成灰,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以“可奈情怀”直抒胸臆,表达无奈和哀伤,欲睡却入梦,展现了作者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挣扎。全词语言婉约,情感深沉,运用比兴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体现了李煜词作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可能创作于南唐亡国后(约975年后),李煜被俘至汴京(今开封),过着囚徒般的生活。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个人命运的哀愁以及无法排遣的孤独情怀,反映了李煜后期词作中常见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展开
作者信息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古诗数量:
155
名句数量:
535
作者其他古诗
1
浪淘沙
1.2万阅读
2
浪淘沙
1.2万阅读
3
虞美人
1.1万阅读
4
虞美人
1.1万阅读
5
浪淘沙
1.1万阅读
6
相见欢
1.1万阅读
7
一斛珠
1.1万阅读
8
渔父
1.1万阅读
9
忆江南
1.1万阅读
10
更漏子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