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在长安古道上,马儿缓缓前行,高高的柳树上,秋蝉杂乱地嘶鸣。夕阳在飞鸟之外,秋风在原野上吹拂,极目远望,天地四周都像是被垂幕笼罩。飘飞的云朵一旦离去就再也没有踪迹,往日的约定又在哪里呢?游乐的兴致已经淡薄,酒友们也已离散,再也不像年少之时了。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这首《少年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词风的特点,即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柳永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在写景方面,他通过对长安古道、高柳、乱蝉、夕阳、秋风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很好地烘托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在抒情方面,他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
这首词以景起笔,“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描绘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图景,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落寞的氛围,展现出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压抑。下阕中,“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借云朵的消逝,抒发了对往日美好时光和约定的怀念与无奈。“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青春不再、壮志未酬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这首词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挫折后,在长安古道上触景生情而作。此时的他,回首往昔,感慨自己的青春不再,壮志未酬,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沧桑之感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