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山道中壁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烟雾笼罩着带露的麦田,池塘边的柳树显得荒芜,经过雨水的洗涤和阳光的烘烤,天气由雨转晴。雨后初晴,同样的春风吹拂下,草木却呈现出不同深浅的青色。提壶鸟和脱裤鸟鸣叫着催促人们归去,心中充满了万千恨愁与情思。这万千的恨与情,就像那些鸟儿一样,各自感到无聊,各自鸣叫着。
上片写景,“烟迷露麦荒池柳”勾勒出雨后初晴时略带萧瑟的乡村景象,“洗雨烘晴”重复使用,强调天气的变化。“一样春风几样青”是点睛之笔,同样的春风吹拂,草木却有不同的青色,既写实景,又暗含世间万物各有境遇的感慨,寓意深刻。
下片由景及情,“提壶脱裤催归去”以鸟声催归,引出内心的“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将人的情感与鸟的鸣叫相联系,说鸟儿“各自无聊各自鸣”,实则是写自己内心的无聊与愤懑无处排遣,只能像鸟儿一样默默承受。全词借景抒情,寓意含蓄,将壮志难酬的苦闷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中,耐人寻味。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壮志难酬。此词是他闲居博山时所作,题为“书博山道中壁”,即写在博山道中的墙壁上。此时作者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愤懑与无奈,通过描绘途中所见景物,抒发了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