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鹧鸪天
鹧鸪天
纳兰性德 〔清朝〕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写风
写山
写鸟
写马
写人
别离
写云
古诗译文
大雁贴着寒云依次南飞,向南飞行仍怨恨归去太迟。谁能骑着瘦马行走在关山道上,又到了西风吹拂鬓发的时候。人影渺茫,思绪缠绵,再没有芬芳的树木只有鸟儿啼叫。拿着窗前曾经用来画眉的明月,让它照亮今日的离别。
展开
知识点
1.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 3. 扫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的动作 4.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常象征旅途艰辛 5. 西风:秋风,常象征萧瑟凄凉
展开
古诗注解
雁贴寒云次第飞
:大雁贴着寒冷的云层依次飞行,形容深秋景象。
瘦马关山道
:骑着瘦马行走在关隘山道,暗示旅途艰辛。
西风扑鬓时
:西风吹动鬓发,指人到中年或深秋时节。
人杳杳
:人影遥远模糊。
扫黛窗前月
: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扫黛"指画眉动作,此处借指曾经的美好时光。
展开
讲解
这首词艺术手法高超,主要体现在:1.意象选择精当,"寒云"、"瘦马"、"西风"等意象共同营造出萧瑟意境;2.时空转换巧妙,从眼前景到远方人,从现在到过去再到未来;3.情感表达含蓄深沉,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细节传达思念之情;4.语言凝练优美,如"雁贴寒云"的"贴"字用得极为传神。词中表现的离愁别绪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羁旅生涯的普遍心境。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深秋雁南飞为背景,抒发了词人深沉的离愁别绪。上片写景,通过"寒云"、"瘦马"、"西风"等意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下片抒情,"人杳杳,思依依"直抒胸臆,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结尾两句想象奇特,将月亮拟人化,希望它能照亮离别,更显情思绵长。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纳兰词"哀感顽艳"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巡期间,时值深秋,词人目睹大雁南飞,触景生情,思念远方的家人或友人,遂写下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经常随驾出巡,与家人聚少离多,这种生活经历成为他许多词作的创作背景。
展开
作者信息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古诗数量:
340
名句数量:
1008
作者其他古诗
1
木兰词
1.2万阅读
2
木兰词
1.1万阅读
3
木兰词
1.1万阅读
4
画堂春
1.1万阅读
5
浣溪沙
1.1万阅读
6
画堂春
1万阅读
7
长相思
1万阅读
8
浪淘沙
1万阅读
9
如梦令
1万阅读
10
蝶恋花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