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五首

鲍溶 〔唐朝〕

促促生有涯,营营意无限。

无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

老如影随人,时若车下坂。

行者归期尽,居人心更远。

凉风日萧条,亲戚长在眼。

多忧知无奈,圣贤莫能免。

客鸟投本枝,生生复深浅。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

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

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

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

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九月夜如年,幽房劳别梦。

不知别日远,夜夜犹相送。

玉床暗虫响,锦席寒泪冻。

明镜失旧人,空林误归凤。

新年堪爱惜,锦字亦珍重。

一念皎皎时,幽襟非所用。

金气白日来,疏黄满河关。

平居乏愉悦,况复身险艰。

一忆故乡居,一望客人还。

两心四海中,谁不伤朱颜。

双燕不巢树,浮萍不出山。

性命君由天,安得易其间。

休悲砌虫苦,此日无人闲。

龙荒变露色,燕雁南为客。

游子声影中,涕零念离析。

四时如车马,转此今与昔。

往叹在空中,存事委幽迹。

翩翩日敛照,朗朗月系夕。

物生春不留,年壮老还迫。

天机杳何为,长寿与松柏。

古诗译文 古诗注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其一:

匆匆忙忙的人生是有限的,而营营逐逐的欲望却没有尽头。

无尽的欲望尚未舒展,有限的生命却已走向迟暮。

恩宠荣耀不可倚仗,天道自有公正的评判。

衰老如同影子般紧随人身,时光就像车子从斜坡上滑下。

远行的人归期已尽,留居的人思念却更加悠远。

凉风吹起,白日渐渐萧条,亲人的面容总在眼前浮现。

太多的忧愁明知无可奈何,即便是圣贤也无法避免。

迁徙的鸟儿总要飞回原来的枝头,生命轮回中自有深浅变化。

其二:

秋日的清晨,游子漂泊路途遥远,月光清明,风声凄楚。

草间的虫子夜里侵扰着我,在床底下唧唧作响如同低语。

流逝的年华像白日一样飞驰,微小的心愿总不能如我所愿。

心绪如同抽丝的线,辗转反侧间有太多的头绪。

凭借酒杯消散烦闷的心怀,拿起瑟在清静的夜里弹奏。

回首间感受到湘夫人般的情思,空荡的厅堂里仿佛有烟雨弥漫。

琴弦减少,悲哀却没有减少,乐器虽新,声音却更显古朴。

一根弦弹奏已饱含哀愁,更何况是二十五根弦呢。

其三:

九月的夜晚漫长如年,幽深的房间里苦于离别的梦境。

不知离别的日子已经久远,夜夜仍在梦中相送。

精美的床榻边暗虫在鸣叫,华美的席子上泪水早已冻结。

明亮的镜子里再也见不到故人的身影,空旷的树林错等了归来的凤凰。

新的一年本该珍惜,传递情谊的书信也同样珍贵。

每当心中一片皎洁清明之时,深藏的情怀便难以自抑。

其四:

秋日的气息随着白日到来,稀疏的黄叶遍布黄河边关。

平日生活本就缺乏愉悦,何况又身处艰险之中。

一想起故乡的居所,便盼望远行的人归来。

两颗心虽隔四海,谁能不为青春容颜的逝去而感伤。

双燕不在树上筑巢,浮萍也不会长出深山。

性命由上天主宰,怎能轻易改变其中的定数。

不要为台阶下虫子的苦鸣而悲伤,如今已没有人能清闲度日。

其五:

边远荒凉之地秋色已显,燕雁向南迁徙成为异乡之客。

游子在声音身影之间,泪流满面思念着离散的亲人。

四季如同车马,载着我们从今日走向往昔。

往昔的感叹早已消散在空中,现存的事物也终将归于幽隐的痕迹。

夕阳渐渐收敛光辉,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傍晚的天空。

万物在春天生长却不能长久停留,壮年逝去衰老便会逼近。

自然的奥秘深远难知,为何松柏能长寿常青。

  • 促促:匆匆忙忙的样子,形容人生短暂急促。
  • 有涯:有限,指生命有限。
  • 营营:原指昆虫飞动的声音,此处形容人追名逐利、忙碌不休的样子。
  • 未申:没有舒展、没有实现。
  • 恩荣:恩宠与荣耀。
  • :倚仗、依靠。
  • 寸管:指毛笔,这里代指天道的公正评判,如同用笔墨记录是非。
  • 车下坂:车子从斜坡上滑下,形容时光流逝迅速。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不景气。
  • 客鸟:迁徙的鸟,这里比喻漂泊的游子。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楚楚:凄清的样子。
  • 流年:流逝的岁月。
  • 不我与:即“不与我”,指不随我的心意。
  • 缫丝纶:缫丝时抽出的丝缕,形容心绪纷乱如丝。
  • 援瑟:拿起瑟(一种古代弦乐器)。
  • 帝子:指湘夫人,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死后成为湘水女神,这里代指思念之人。
  • 幽房:幽深的房间。
  • 锦席:华美的席子。
  • 锦字:指书信,代指思念之情。
  • 金气:指秋日的气息,古人认为秋属金。
  • 河关:黄河边的关隘,泛指边关。
  • 朱颜:美好的容颜,代指青春。
  • 龙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 离析:分离、离散。
  • 天机:自然的奥秘,上天的意志。

《秋怀五首》是一组意境深沉、情感浓郁的抒情诗,诗人以秋日为背景,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在意象运用上,诗人选取了秋风、明月、草虫、黄叶、燕雁等典型的秋日意象,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氛围,为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如“凉风日萧条”“疏黄满河关”,以秋日的衰败景象烘托内心的忧愁;“月清风楚楚”“草虫夜侵我”,则通过清幽的夜景与虫鸣,加深了漂泊的孤寂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歌层次丰富,既有对人生短促、时光飞逝的慨叹(“促促生有涯”“流年白日

鲍溶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抒发羁旅漂泊之愁、人生感慨之思。《秋怀五首》属于典型的秋日感怀类诗作,这类诗歌在唐代十分常见,诗人往往借秋日的萧瑟景象,触发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故乡思念、命运无常等主题的思考。

从诗中“客鸟投本枝”“游子声影中”“一忆故乡居”等句来看,诗人此时可能正处于漂泊异乡的状态。秋日的凉风、明月、虫鸣等景物,极易勾起游子的愁思,使得诗人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结合,写下这组诗。中唐时期社会局势虽较盛唐有所变化,战乱与动荡时有发生,这也可能使得诗人对人生、命运有了更为深沉的感悟,从而在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忧患意识与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作者信息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古诗数量:187名句数量: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