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深怀放废惭,梦中犹自忆江南。
莫言塞北春风少,还胜炎荒入瘴岚。
临路深怀放废惭,梦中犹自忆江南。
莫言塞北春风少,还胜炎荒入瘴岚。
临行上路时深深怀着被流放贬谪的惭愧,睡梦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思念江南。
不要说塞北的春风稀少,比起那炎热荒凉之地让人陷入瘴气山岚之中,这里还算更好。
1. 谪:古代官员被降职并调到边远地区任职的一种处罚方式,是古代官场常见的现象。
2. 幽州:古代重要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时期范围有所变化,唐代时是北方的边地重镇。
3.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多表达送别时的不舍、牵挂、劝慰等情感,此诗便是典型的送别诗。
4. 瘴岚:古代南方地区因气候湿热而形成的一种被认为有害的气体,常出现在描写南方边地的诗文中。
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它是一首送别被贬友人的诗作。首联着重描绘友人的心境,“临路深怀放废惭”写出了友人因被贬而产生的惭愧之情,“梦中犹自忆江南”则体现了他对故乡或曾经生活过的美好之地的思念。这两句为后文的劝慰做了铺垫。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之语。诗人将塞北与炎荒之地对比,告诉友人不要觉得塞北环境恶劣,至少比那些有瘴岚的炎热荒凉之地要好。这里的对比手法用得很巧妙,既点出了塞北的特点,又有效地安慰了友人,让友人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被贬的处境。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情感饱满,通过对友人心理的刻画和巧妙的劝慰,展现了真挚的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贬谪制度下人们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开篇“临路深怀放废惭,梦中犹自忆江南”,生动刻画了友人被贬上路时的心境,“深怀”“犹自”等词将友人的惭愧与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失落。
后两句“莫言塞北春风少,还胜炎荒入瘴岚”则体现了诗人的劝慰之意。诗人没有直接安慰,而是通过对比,说塞北虽春风少,但比那炎热荒凉、瘴气弥漫的地方要好,以此来宽解友人的心,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
由于作者未知,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从诗题“送人谪幽州”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被贬谪到幽州的友人。结合诗句内容,推测当时友人因被贬而心怀惭愧与失落,诗人作此诗加以劝慰,可能创作于一个友人即将远赴边地的离别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