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
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
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可叹您去世时只留下空空的行囊,曾在笔墨场中多次劳心费力。
只与您有过一面之缘,却为您深深哀悼,不知您的家乡在何处。
1. 翰墨:指文辞或文章,在古代常用来代指文学创作相关的事物,“翰墨场”即指文学界或创作领域。
2. 旅榇:指在旅途中停放的灵柩,也指客死他乡者的灵柩,诗题中的“旅榇”点明了逝者的处境。
3. 诗歌情感表达: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对逝者的同情与惋惜之情融入字里行间,体现了古典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题旅榇》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悼亡诗。开篇两句“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先写逝者的结局与生前的付出,形成强烈反差,既让人感叹其一生清贫,又让人敬佩其对文学的执着。后两句“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则从诗人自身的感受出发,即便与逝者仅有一面之缘,仍为其悲痛,而“不知何处是家乡”的疑问,更让我们感受到逝者客死他乡的凄凉。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让我们体会到古人对生命的关怀以及对文人艰辛的感慨。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翰墨场”“旅榇”等古代文学中的常见词汇及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的内涵。
这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首句“嗟君没世委空囊”直接点出逝者离世时的清贫,令人唏嘘;“几度劳心翰墨场”则概括了逝者在文学道路上的辛勤付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一生的不易。后两句“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以“半面”体现出诗人与逝者交情不深,却仍为其悲痛,更显情感的真挚,而“不知何处是家乡”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流露出对逝者客死他乡、身世飘零的同情。全诗虽短,却将对逝者的惋惜、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由于这首诗的作者未知,具体创作背景资料较为匮乏。从诗句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一位逝去的文人,此人一生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去世时却身无长物,诗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表达对逝者的惋惜与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