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上李公垂侍郎

殷尧藩 〔唐朝〕

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

六朝空据长江险, 一统今归圣代尊。

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仑。

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海边的晨雾渐渐消散,朝阳初升,朦胧的海疆露出轮廓,郁郁葱葱的吉祥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六朝时期空自占据长江的险要地势却最终覆灭,如今国家统一,归于圣明的时代,显得无比尊崇。

西北的群山连接着北方的沙漠,东南的众多河流如同汇聚于昆仑山一般奔向大海。

但愿能追随我的治国之道,欣喜于文化学术的繁荣昌盛,再次使黄河水清,民俗变得淳朴敦厚。

1. 六朝:指三国时期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均建都于金陵(今南京),因此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

2. 李公垂:即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他与白居易、元稹等交往密切,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其代表作有《悯农》等。

3. 河清:黄河水常年浑浊,古人认为黄河水清是祥瑞之兆,象征着天下太平、政治清明,常被用于诗歌中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4. 律诗:此诗为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六朝空据长江险,一统今归圣代尊”“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仑”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

  • 海国:指沿海地区或濒海之国,此处泛指远方沿海地域。
  • 微茫:模糊不清、朦胧的样子。
  • 晓暾:早晨初升的太阳。
  • 郁葱:草木茂盛,也形容气象旺盛美好。
  • 佳气:吉祥、美好的气象。
  • 乾坤:指天地、宇宙。
  •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金陵(今南京)。
  • 圣代:对当代王朝的美称,此处指唐朝。
  •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泛指北方边远地区。
  • 昆仑:昆仑山,传说中是中国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 吾道:我的学说、主张或治国之道。
  • :喜庆、吉祥,此处用作动词,为……而欣喜。
  • 文运:文化发展的气运,指文化学术的繁荣。
  • 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是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
  • 俗化淳:民俗变得淳朴。

《金陵上李公垂侍郎》是唐代诗人殷尧藩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金陵景象的描绘、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抒发,展现了丰富的内涵。

开篇描绘了清晨时分,海疆雾气消散,朝阳升起,天地间充满吉祥之气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刻画,更暗示了大唐王朝的兴盛气象。接着,诗人由金陵这一六朝古都联想到历史,六朝虽然占据长江天险,却未能长久,而唐朝实现了统一,呈现出尊荣的局面,通过对比,凸显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当朝的优势。

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祖国的山河,西北群山连接朔漠,东南众水如同源自昆仑,展现了大唐疆域的辽阔与壮丽,表达了对国家版图的自豪之情。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以正确的理念辅佐朝政,让文化繁荣发展,天下太平,民俗淳朴,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历史背景、诗歌的格律特点以及古人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首联“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从清晨的景象入手,描绘出海疆晨雾消散、朝阳初升,吉祥之气充满天地的开阔画面,营造出一种恢弘、祥和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昂扬的基调。

颔联“六朝空据长江险,一统今归圣代尊”,将六朝凭借长江天险却最终灭亡与唐朝的统一强盛进行对比,既点出了历史的教训,又突出了当代王朝的尊崇地位,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赞美。

颈联“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仑”,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西北群山连接大漠,东南众水汇聚如源自昆仑,展现出国家疆域的辽阔,暗含着对大唐盛世版图的歌颂。

尾联“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正确的治国之道,期盼文化繁荣、天下太平、民俗淳朴的美好愿望,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将写景、咏史、抒情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当朝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殷尧藩是唐代诗人,此诗是他在金陵(今南京)呈给李公垂侍郎的作品。李公垂即李绅,是中唐时期的官员、诗人。

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六朝都因各种原因短命而亡。唐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与六朝的分裂动荡形成对比。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游览金陵,触景生情,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赞美当朝的统一与兴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文化繁荣、民俗淳朴的期望,于是创作此诗献给李公垂侍郎。

作者信息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古诗数量:79名句数量: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