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宰君

姚合 〔唐朝〕

见说为官处,烟霞思不穷。

夜猿啼户外,瀑水落厨中。

名药人难识,仙山路易通。

还应施静化,谁复与君同。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听说你为官的地方,烟霞美景让人思绪无穷。

夜晚猿猴在屋外啼叫,瀑布的水流落到厨房之中。

名贵的药材人们难以识别,通往仙境的道路却容易通行。

你到任后应该施行清静无为的教化,世间还有谁能与你相同呢。

1. 姚合: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其诗多写山水田园、个人闲适之情,风格清苦峻峭。

2.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多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对友人的祝福、对未来的期盼等情感。

3. 静化:指古代儒家、道家思想中提倡的一种治理理念,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不妄加干预,让百姓自然发展。

4. 颔联、颈联:律诗分为八句,其中第二联(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为颈联,颔联和颈联通常要求对仗。

  • 裴宰君:指姓裴的县令,宰君是对县令的尊称。
  • 见说:听说。
  • 烟霞:烟雾和云霞,这里指山水美景。
  • 思不穷:思绪没有穷尽,指景色让人回味无穷。
  • 户外:屋子外面。
  • 瀑水:瀑布的水。
  • 名药:名贵的药材。
  • 仙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
  • 静化:清静无为的教化,指不扰民、顺应自然的治理方式。
  • 谁复与君同:还有谁能和你一样呢。

《送裴宰君》是姚合送别友人赴任时创作的一首律诗。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诗人从听说友人任职之地的美景写起,描绘了那里有猿啼、瀑水等清幽的自然景象,还有难以识别的名贵药材和仿佛易通的仙山路,最后表达了对友人施行静化治理的期许和赞美。

在理解诗歌时,要注意体会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意境,偏远之地的清幽奇绝并非荒凉,反而像仙境一般,这为赞美友人的治理方式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要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从对景物的赞叹到对友人的期许,情感层层递进,真挚而深厚。

对于诗中的一些词汇和文化知识,比如“宰君”“静化”等,要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另外,作为一首律诗,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也值得注意,“夜猿啼户外,瀑水落厨中”“名药人难识,仙山路易通”,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任职之地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期许。首联“见说为官处,烟霞思不穷”,开门见山,从听闻入手,点出友人任职之地风景绝佳,引人遐思,奠定了全诗清雅的基调。

颔联“夜猿啼户外,瀑水落厨中”,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猿啼、瀑水,动静结合,既有听觉的感受,又有视觉的冲击,将偏远之地的清幽奇绝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暗示了此地虽偏远却别有洞天。

颈联“名药人难识,仙山路易通”,进一步渲染了任职之地的神奇,名贵药材无人识得,仿佛是仙境一般,为下文赞扬友人的治理方式做了铺垫。

尾联“还应施静化,谁复与君同”,直接抒发情感,希望友人能施行清静无为的教化,并且赞叹友人的独特,无人能及,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信任,也体现了诗人自身对这种治理理念的推崇。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情感真挚。

姚合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以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见长,其诗风清峭幽远。《送裴宰君》是一首送别诗,推测是诗人在友人裴宰君前往某地就任县令时所作。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文人官员向往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追求清静无为的治理理念,这首诗便体现了对友人在任上能有良好治理和闲适生活的期许。

作者信息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古诗数量:490名句数量: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