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畅侍御归扬州

姚合 〔唐朝〕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

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

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

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你的故乡离此地格外接近,就在霅水与洞庭湖畔。

回去之后不知要到哪一天,再次相逢时我们都已年长。

山川阻隔了南北往来的道路,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我们分别。

楚地的景色在深冬里如同燃烧的火焰,淮河的水声伴着你深夜行船。

曾经在丞相府中一同从军,在酒杯前谈笑风生的情景仍在眼前。

1. 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与贾岛友善,世称“姚贾”,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苦。

2. 侍御:古代官职名,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等职责。

3. 霅水:古水名,在今浙江省,是太湖的支流之一。

4. 楚地:古代楚国的疆域,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扬州在古代曾属楚地范围。

5. 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多抒发诗人与友人、亲人分别时的不舍、牵挂、祝福等情感,常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

  • 陆畅侍御:指陆畅,曾任侍御史一职,诗人的友人。
  • 故园:指陆畅的故乡。
  • 霅水:水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 洞庭:指洞庭湖,此处可能泛指江南水乡。
  • 各长年:指双方都年岁增长。
  • 楚色:指楚地的景色,扬州古属楚地。
  • 穷冬:深冬。
  • :形容冬日里楚地的景色如同火焰般。
  • 淮声:淮河的水声。
  • 从军丞相府:指曾经一同在丞相府中任职共事。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首先,从结构上看,全诗共五联十句,层次分明。首联交代友人归乡的目的地,引出离别之事;颔联和颈联着重抒发离别时的情感和描绘离别场景,通过“知何日”“各长年”的感慨以及“山川”“风雪”的景物描写,强化了离愁;尾联则先写友人归途中的情景,再回忆往昔共事时光,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其次,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不舍、牵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等多种情感融入诗中,情感真挚而丰富。通过今昔对比,即当下的离别之苦与过去的欢乐时光,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伤感。

另外,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色,“风雪别离天”“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等句子,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象,更烘托出了离别时的氛围,做到了情景交融,使诗歌更具感染力。理解这首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代送别诗的艺术魅力和古人的情感世界。

全诗围绕送别展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点明友人故乡的位置,暗示距离虽近,但离别仍令人不舍。颔联抒发了对重逢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知何日”“各长年”道尽离别后的不确定性与岁月的无情。颈联以“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描绘了离别时的环境,山川阻隔,风雪交加,更添离愁别绪。

尾联前两句“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勾勒出友人归途中的景象,楚地冬日的独特风光与淮河的水声,既写出了行程的孤寂,也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最后两句“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回忆往昔共事的欢乐时光,与当下的离别形成对比,更凸显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质朴,情感饱满,将送别之情与对过往的回忆巧妙结合,感染力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为送别友人陆畅返回扬州而作。陆畅当时担任侍御史一职,此次归乡,姚合写下此诗以表送别之情。从诗中内容可知,两人曾一同在丞相府共事,有着深厚的情谊。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诗人送别友人,感慨离别后的相见不知何时,遂作此诗抒发离情别绪和对过往共事时光的怀念。

作者信息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古诗数量:490名句数量: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