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
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
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
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
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一片片新春的竹叶,下方是清澈浅浅的流水。
微风屡屡吹到这里,流水声潺潺,竹叶声簌簌。
诗人在月光下吟诵,月亮西沉依旧吟咏不停。
1. 姚合:中唐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其诗多写山水田园、个人闲适之情,风格清苦平淡。
2. 组诗:是指由多首诗组成的一组诗,各首诗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展开,《杏溪十首》即为组诗。
3. 意象:诗中的“新春筠”“清浅流”“微风”“月”等都是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清幽的意境。
4. 动静结合:诗中“叶叶新春筠”“清浅流”是静景与动景的结合,“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则通过动态的声音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这首诗,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幽静的渚上竹林图。开篇两句,诗人聚焦于新春的竹叶和下方的流水,让我们仿佛能看到嫩绿的竹叶舒展,流水清澈见底的景象,这是对景物的静态描绘,为我们奠定了清幽的基调。
接着,“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两句,把视角转向了动态的声音。微风吹过,带来了流水的“决决”声和竹叶的“修修”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不仅让画面有了声音的点缀,更凸显了环境的宁静,因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这些细微的声音才能被清晰地捕捉到。
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融入到这幅美景中。“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我们能感受到诗人被这月下竹林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月亮都已西沉,他的吟咏还没有停止。这既表现了景色的迷人,也传达出诗人闲适、沉醉于自然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词简练,却通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渚上竹的美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描绘了渚上竹林的清雅景致,语言朴素自然,却充满意趣。首联“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新春竹叶与下方清浅流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充满生机。颔联“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通过描写微风带来的流水声和竹叶声,将听觉融入景致之中,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动静结合,展现出环境的清幽宁静。尾联“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由景及人,诗人在如此美景中月下吟咏,直至月落仍不停歇,既表现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沉醉,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相融的闲适心境,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姚合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杏溪十首》是他描写杏溪一带自然风光的组诗,此诗为其中一首。当时诗人可能隐居或游历于杏溪附近,被当地渚上竹林的清幽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借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闲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