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过杜氏江亭
过杜氏江亭
姚合 〔唐朝〕
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
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写山
写水
写鸟
写人
行舟
古诗译文
远离京城千里之外,遇到春天就尽情游览。暂时听到新鸟的嬉戏声,似乎理解旅人的愁绪。野外的景色吞没了山峦,江上的烟雾衬托着水流。村里的酒一定要一醉方休,不要遗憾行程被耽搁。
展开
知识点
作者姚合:唐朝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诗歌多以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为题材,风格简淡。
诗歌体裁:五言律诗,共八句,符合律诗的平仄和对仗要求。
历史背景: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旅行盛行,诗歌常表现羁旅和隐逸主题。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新鸟”、“野色”、“江烟”等意象,增强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如“似解旅人愁”)、对仗(如“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和借景抒情。
展开
古诗注解
上国
: 指京城或国都,这里可能指长安。
胜游
: 愉快的游览,指春天美景中的畅游。
新鸟
: 春天新出现的鸟儿,象征新生和欢乐。
旅人愁
: 旅行者的愁绪,表达羁旅之思。
野色
: 野外的景色,指自然风光。
江烟
: 江上的烟雾,营造朦胧的意境。
村醪
: 乡村的酒,指简陋但真挚的款待。
滞行舟
: 行程被耽搁,表示旅途中的延误。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题为《过杜氏江亭》,是姚合的一首旅行诗。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上国千馀里”开篇,点明距离京城的遥远,引出春游之乐。中间两联写景,鸟声和野色江烟相互映衬,既缓解旅愁,又展现自然之美。尾联以村酒一醉作结,表达了对旅途延误的豁达,体现了作者超脱的心态。讲解时应注意:诗的结构严谨,前两联写事抒情,后两联写景言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诗中“吞”和“衬”字用得巧妙,生动描绘了景物的动态美。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旅行生活,也传达了面对逆境时的乐观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旅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旅人情感。首联写远行和春游,展现开阔的视野;颔联以鸟声解愁,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颈联写野色和江烟,意象雄浑又朦胧,富有画面感;尾联以饮酒作结,表达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体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姚合诗歌的简淡风格,融合了写景、抒情和哲理,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姚合在旅途中所作。姚合生活在唐朝中期,曾任官职,但常因公务或个人原因旅行。诗中描绘了春日路过杜氏江亭时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羁旅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可能作于作者出差或游历期间,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慰藉和豁达心态。
展开
作者信息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古诗数量:
490
名句数量:
1850
作者其他古诗
1
老马
1万阅读
2
赠供奉僧次融
1万阅读
3
闲居遣怀十首
1万阅读
4
寒食二首
1万阅读
5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1万阅读
6
送顾非熊下第归越
1万阅读
7
送裴大夫赴亳州
1万阅读
8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1万阅读
9
送田使君赴蔡州
1万阅读
10
送崔中丞赴郑州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