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城中杯酒家家有,唯是君家酒送春。
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城中杯酒家家有,唯是君家酒送春。
深院中花儿凋落黄莺飞过,一片静谧;满堂宾客皆是风雅诗人。
城中家家都有美酒相待,唯独您家的酒里,饮尽了整个春天。
1. 晦日习俗:唐代每月末的宴饮传统
2. 录事官职:唐代九品下阶文官,属地方行政体系
3. 意象运用:花、莺、酒等意象的复合象征意义
4. 姚合诗风:晚唐“苦吟派”代表,追求字句锤炼
5. 送春主题: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时序抒怀题材
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结构技法: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转折点睛,符合绝句“起承转合”范式
2. 文化内涵:反映唐代文人雅集风气,及“以酒遣兴”的生活美学
3. 情感表达:表面写宴饮之乐,深层流露对春光易逝的淡淡怅惘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关注“酒送春”的炼字之妙,体会诗人如何将抽象的季节感受具象化。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首句“花落莺飞”的静谧深院与次句“满堂诗人”的热闹形成空间张力;后两句更以“家家有酒”的寻常反衬“君家送春”的独特。诗人通过“酒”这一意象,将物理的春色转化为精神的诗意,既赞主人雅趣,又暗含对春光流逝的哲学思考。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典型体现姚合“浅切清新”的诗风。
此诗作于唐代,时值农历晦日(月末),文人雅士有聚宴送春之俗。姚合受邀参加同僚刘值宅邸的宴会,见满座诗人、酒酣赋诗,特以此诗记录风雅场景,并巧妙通过“酒送春”的独特视角,展现唐代文人的诗意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