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
篇什纵横文案少, 亲朋撩乱吏人闲。
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遥贺来年二三月,彩衣先辈过春关。
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
篇什纵横文案少, 亲朋撩乱吏人闲。
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遥贺来年二三月,彩衣先辈过春关。
粮食像流水一样充足,布帛堆积如山,回想起在粮仓边谈笑风生的情景。
诗稿纵横堆放,公文却很少;亲朋好友往来喧闹,官吏们也十分清闲。
举杯畅饮,酒液沾湿了衣裳也不在意;墙壁上题满了字,任凭双手随意挥洒。
远远地祝贺来年的二三月,身着彩衣的先辈能顺利通过春关。
1. 姚合: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苦闲适。
2. 谏议大夫: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向皇帝进谏,规劝君主的过失。
3. 篇什:源自《诗经》,“雅”“颂”部分多以十篇为一组,称为“什”,后泛指诗篇。
4. 春关:与唐代科举制度相关,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中的礼部试在春季举行,“春关”可能指通过春季的科举考试。
5. 酬赠诗:古代文人之间相互赠答的诗歌,多表达友情、思念、祝福等情感,此诗即为酬赠诗的代表。
《酬卢汀谏议》是姚合写给卢汀谏议的一首酬赠诗。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诗中描绘了富足闲适的生活场景,从粮食布帛的充足,到诗人与亲友相聚、饮酒赋诗的欢乐,再到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一脉相承。
首联以“粟如流水帛如山”这样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物资的丰裕,而“仓边语笑间”则营造出轻松融洽的氛围。颔联通过对比,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生活中文艺创作的丰富和官场事务的清闲,以及亲友往来的热闹,展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颈联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杯觞引满从衣湿”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举杯畅饮、不拘小节的样子;“墙壁书多任手顽”则体现出诗人随性创作的兴致。这两句将诗人的洒脱个性展现得十分鲜活。
尾联的祝愿,不仅是对友人的美好期许,也让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从个人的闲适生活扩展到对他人未来的关怀。
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结合唐代的社会背景和科举制度,了解“谏议”“春关”等词语的含义,从而更深入地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时,姚合诗歌恬淡闲适的风格在这首诗中也有明显体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描绘了一幅闲适安乐的生活画卷。首联“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粮食和布帛的富足,点出在粮仓边谈笑的情景,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基调。
颔联“篇什纵横文案少,亲朋撩乱吏人闲”,通过“篇什纵横”与“文案少”、“亲朋撩乱”与“吏人闲”的对比,展现出诗人生活中文雅的一面和官场的清闲,也反映出当时生活的安逸。
颈联“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细节描写生动,“从衣湿”“任手顽”等词语,将诗人饮酒尽兴、随意题诗的洒脱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遥贺来年二三月,彩衣先辈过春关”,由眼前的闲适生活转向对未来的祝愿,情感真挚,使诗歌的意境得以拓展。全诗整体风格恬淡闲适,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姚合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此诗题为《酬卢汀谏议》,可知是姚合为回赠卢汀谏议而作。从诗中描绘的粮食充足、官吏清闲、亲友相聚、饮酒赋诗等场景来看,当时社会可能相对安定,诗人生活较为闲适。卢汀作为谏议大夫,与姚合应有一定的交往,此诗可能是在两人相聚之后,姚合有感而发,既描绘了当下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对卢汀来年顺遂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