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以"闻蝉"为契机展开情感抒发:
首联实写秋蝉悲鸣,用"更苦"奠定全诗基调,"咽"字既拟蝉声断续,又暗含诗人哽咽之态。颔联采用对照手法,以禅客(贾岛)的"心乱"映衬自己"愿聋"的极端心理,揭示愁绪之深已至不堪承受。颈联转写环境,雨霁后的烟树与暮色中的古城构成苍茫时空背景,使个人愁思获得历史纵深感。尾联直抒胸臆,"远思"既指对友人的牵挂,更包含对人生困境的思考,结句叩问穿越时空,在孤独求索中彰显士人精神品格。
最精妙处在三重呼应:物(蝉)与人(禅客、愁人)的呼应;声(蝉鸣)与景(烟树古城)的呼应;当下(闻蝉)与永恒(远思)的呼应,最终在"谁当与我同"的终极追问中,完成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