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载

张祜 〔唐朝〕

故人卢氏子,十载旷佳期。

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

侏儒他甚饱,款段尔应羸。

忽谓今刘二,相逢不熟槌。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老友卢家的子弟啊,十年未曾与你相会。
很少收到你的书信,却常听闻你精妙的诗文。
那些庸碌之人过得富足,而你这样的才子反倒清贫。
忽然听说如今的你(刘二指代),再相逢时怕已认不出我这粗陋之人。

1. 唐代文人以排行相称的习俗
2. "八米"典故的文学渊源
3. 款段马在唐诗中的象征意义
4. 中唐时期寒士诗人的创作特征
5. 张祜诗歌的通俗化倾向

  • 卢氏子:指友人卢载,唐代以"子"尊称对方
  • 双鱼信:典出古乐府,代指书信
  • 八米诗:北齐卢思道典故,喻诗文精妙
  • 侏儒:借指庸碌无能却得志之人
  • 款段:劣马,此处喻才士落魄
  • 刘二:张祜自称,唐代文人常用排行自称

本诗讲解要点:
① 首联平铺直叙中暗藏时间张力
② 颔联用典自然,"少"与"多"形成巧妙对照
③ 颈联的比喻体系反映唐代社会价值观
④ 尾联自称"刘二"体现文人自嘲传统
⑤ 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厚,体现张祜"浅语有味"的艺术特色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
1. 时间对比:十载思念与一朝相逢
2. 才德对比:卢载的诗名与贫寒处境
3. 社会对比:庸者得志与才士落魄
尾联"不熟槌"的调侃中暗含辛酸,体现唐代寒士的典型心态。张祜以简练笔法,将友情、社会批判与身世之感熔于一炉。

此诗作于张祜晚年漂泊时期。卢载是其故交,二人十年未见。当时张祜怀才不遇,而诗中"侏儒甚饱"暗讽朝廷用人不公。通过对比友人诗文声誉与实际境遇,表达对才士遭际的不平之气。

作者信息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诗数量:395名句数量: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