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神光寺
神光寺
欧阳衮 〔唐朝〕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
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
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写塔
古诗译文
香火鼎盛的寺庙高悬在青石台阶上,高耸的楼阁划破了碧蓝的天空。石门旁栖息着受惊的鸽子,慈祥的佛塔周围环绕着归来的大雁。佛法能够净化心灵的镜子,无名的本性通达万物。一直喜爱幽静寂寥,探索却无法穷尽。
展开
知识点
欧阳衮是唐朝诗人,生平不详,约活动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诗作多以山水禅意为主,现存诗作较少。 神光寺在诗中可能指代一座佛教寺庙,唐朝时期寺庙文化盛行,许多诗人都写过类似题材。 禅宗思想在唐朝影响广泛,强调心性本净、无名通达,这首诗体现了这一哲学观念。 这首诗的编号11784可能来源于后世诗集或数据库的整理索引,用于标识和检索。 唐代诗歌注重意象和韵律,这首诗符合五言律诗的特点,结构严谨。
展开
古诗注解
香刹
: 指佛教寺庙,香火旺盛的地方。
青磴
: 青石台阶,形容寺庙的高耸地势。
飞楼
: 高耸的楼阁,象征建筑的雄伟。
碧空
: 蓝色的天空,表示广阔的天空背景。
石门
: 石头做的门,可能指寺庙的入口。
怖鸽
: 受惊的鸽子,常象征和平或内心的恐惧。
慈塔
: 慈悲的佛塔,代表佛教的慈悲精神。
归鸿
: 归来的大雁, often symbolizing messages or return, 表示回归或信息。
心镜
: 心灵的镜子,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
无名
: 没有名字,指佛性或人的本性。
属性通
: 本性通达,表示与万物相通。
幽寂
: 幽静寂寥,形容宁静的环境或心境。
寻觅
: 寻找探索,表示对真理的追求。
未能穷
: 无法穷尽,形容探索的无限性。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神光寺》由欧阳衮创作,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前四句侧重于景物描写,通过“香刹”、“飞楼”、“石门”和“慈塔”等意象,生动刻画了寺庙的宏伟和自然环境的幽静,同时“怖鸽”和“归鸿”暗示了佛教的慈悲与回归主题。后四句转向内心探索,使用“心镜”和“无名”等禅宗术语,探讨佛法的净化作用和本性的通达,最后以“乐幽寂”和“寻觅未能穷”收尾,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喜爱和对真理无穷尽的追求。整体上,诗的结构对称,语言凝练,融合了写景与说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高度和禅宗的文化内涵。讲解时,可以强调诗中的象征手法,如鸽子象征和平,大雁象征回归,以及禅宗思想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神光寺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唐诗的典型风格。前四句写景,描绘寺庙的高耸、天空的碧蓝、石门的鸽子 and 佛塔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四句转入抒情说理,探讨佛法和本性,强调心镜的净化和无名的通达。整体语言简洁,对仗工整,融入了禅宗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无穷探索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如“怖鸽”和“归鸿”不仅写实,还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的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欧阳衮所作,欧阳衮生平资料较少,约活动于唐德宗时期。唐朝佛教文化繁荣,许多诗人受禅宗思想影响。神光寺可能是一座真实或虚构的佛教寺庙,欧阳衮在游览或静修时,被寺庙的幽静环境和佛教氛围所触动,创作此诗以表达对禅意和自然幽静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展开
作者信息
欧阳衮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字希甫,福州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曾赴京都长安应举,数次皆不中 。后与诗人项斯以诗相知,渐与项斯齐名诗坛。于唐宝历元年(825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有二子琳、玭,皆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以诗赋传家。《全唐诗》收其《雨》、《田家》、《神光寺》、《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等诗。
古诗数量:
9
名句数量:
32
作者其他古诗
1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1万阅读
2
秦原道中
1万阅读
3
月峰寺忆理公
1万阅读
4
寄陈去疾进士
1万阅读
5
南涧寺
1万阅读
6
听郢客歌阳春白雪
1万阅读
7
田家
1万阅读
8
雨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