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
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
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
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
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
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
您像一片落叶随晚浪漂泊,酒杯的影子融入鸥鸟群中。
岸边冰封,千艘船只仿佛覆盖着白雪;山岩背阴处,一座寺庙隐在云雾之中。
夜晚江北的灯火遥遥可见,清凉的磬声从水西传来。
鹤岭的烟霞依旧美好,我虽期盼归期,却不羡慕您先归的行程。
1. 许浑,晚唐诗人,字用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怀古咏史,格律工整,诗风清丽,尤擅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 甘露寺,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中国著名的古刹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常在此题诗咏怀,留下了许多佳作。
3. 诗歌中的"对仗"手法,如颔联"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和颈联"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句式工整,词性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4. "借景抒情"是此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送别场景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是许浑送别友人时的佳作。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脉络,首联写友人离去的情景,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沿途及甘露寺周围的景色,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在理解诗歌时,要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比如"岸冻千船雪"不仅写出了冬日的寒冷,也暗示了送别时的冷清氛围;"寒磬水西闻"中,清凉的磬声从远方传来,既点明了甘露寺的位置,又增添了一丝空灵和孤寂之感。
另外,诗中的对仗句也值得细细品味,它们不仅形式上整齐美观,内容上也相互补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尾联"归期不羡君"一句,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晚唐诗歌清丽空灵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却通篇写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以"飘飘"二字写出无梦道人乘船离去的动态,"杯影入鸥群"则描绘出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画面,暗含诗人对友人自在洒脱的羡慕。
颔联"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勾勒出一幅冬日江边雪景图,"千船雪"写出景象的壮阔,"一寺云"则显露出寺庙的清幽,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颈联"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江北的夜灯、水西的磬声,空间上的距离感更添送别后的孤寂之感。
尾联"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笔锋一转,由景及情,虽然鹤岭的美景依旧,自己也期盼归期,但并不羡慕友人先归,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自己的一份豁达,余味悠长。
许浑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写山水田园、送别怀人之作见长。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无梦道人返回甘露寺时所作。从诗中描写的"岸冻千船雪"等景象来看,当时可能是冬季。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和甘露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甘露寺风光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自己对归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