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
帘前碧树穷秋密, 窗外青山薄暮多。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
帘前碧树穷秋密, 窗外青山薄暮多。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在西楼卷起翠罗帷帐等待月升,玉杯瑶琴与银河遥遥相对。
帘前秋色中的碧树枝叶繁密,窗外暮色里的青山层叠朦胧。
鸲鹆鸟还未察觉狂客已醉,鹧鸪声先让位给美人的歌声。
请使君莫要吝惜通宵畅饮,我初执刀笔追随马伏波建功。
本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面的解读:
① 表层叙事:记录秋夜韶阳楼宴饮场景,展现唐代官宴文化
② 中层抒情:"狂客醉"与"美人歌"的对照,暗示诗人放纵表象下的政治苦闷
③ 深层隐喻:尾联用"刀笔""马伏波"典故,反映晚唐文人"建功立业-及时行乐"的矛盾心理
许浑擅于通过精巧物象排列营造意境,本诗"帘前碧树""窗外青山"的视角切换,与杜牧"深秋帘幕千家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以时空交织手法构建意境:
1. 空间维度:由"卷翠罗"的室内,到"近星河"的苍穹,再通过帘窗连接"碧树""青山"的室外景观
2. 时间维度:从"待月"的黄昏到"薄暮",最终指向"通宵"的宴饮预期
3. 艺术特色:巧用禽鸟意象(鸲鹆、鹧鸪)烘托氛围,尾联用马援典故含蓄表达政治抱负,体现许浑"整密工丽"的诗风
此诗作于许浑任韶州司马期间(约847年),时值秋夜宴饮韶阳楼。诗中"刀笔初从马伏波"表明作者刚入仕途不久,通过描绘夜宴的华美景象与自然风物,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同时流露及时行乐之思,反映晚唐文人典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