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春日

许浑 〔唐朝〕

百年身世似飘蓬,泽国移家叠嶂中。

万里绿波鱼恋钓, 九重青汉鹤愁笼。

西池水冷春岩雪,南浦花香晓树风。

纵倒芳尊心不醉,故人多在洛城东。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一生漂泊如飞蓬,移居山水叠嶂中。
鱼儿恋钓游万里,鹤厌笼中望九重。
西池水冷岩积雪,南浦花香树迎风。
纵饮美酒心难醉,故人遥在洛阳东。

1. 许浑"丁卯体"律诗特征:对仗工稳,善用地理方位词
2. 唐代隐逸诗中的"鱼鹤"意象系统
3. 律诗颈联的写景转折技巧
4. 晚唐诗中"洛城东"的特定文化内涵

  •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泽国:多水之地,此处指江南水乡。
  • 九重青汉:指高空,暗喻朝廷。
  • 西池/南浦:泛指居所周边的景观。
  • 洛城东:唐代洛阳为东都,此处代指权贵聚集之地。

本诗讲解要点:
① 首联"百年""移家"奠定时空框架,注意"叠嶂"的双关意义
② 颔联"万里""九重"的夸张手法体现律诗的空间拓展艺术
③ 颈联"水冷""花香"的通感运用,需结合晚唐审美趣味分析
④ 尾联"芳尊不醉"的反用典故,体现诗人对陶渊明饮酒意象的改造

全诗以"飘蓬"定调,构建三重对比:
1. 空间上:万里绿波与九重青汉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张力
2. 意象上:"鱼恋钓"的自由与"鹤愁笼"的束缚形成强烈反差
3. 情感上:冷寂的"西池雪"与温暖的"南浦风"交织,最终归于"心不醉"的清醒。尾联以洛阳故人为镜像,完成对仕隐选择的终极叩问。

此诗作于许浑晚年隐居时期。诗人历经宦海沉浮后移居江南,诗中"泽国移家"即指此事。通过鱼鹤意象对比,反映其厌倦官场束缚、向往自由的心境,尾联"故人多在洛城东"暗含对旧交仍陷名利场的感慨。

作者信息
许浑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