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商於
商於
李商隐 〔唐朝〕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
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
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
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写雨
写云
古诗译文
商於地区的晨雨刚刚停歇,归途上秋日阳光灿烂。背靠山坞,猿猴在采摘果实;投向岩壁,麝香散去芬芳。居高临下真得优势,横戟岂能抵挡?割地是张仪的欺诈手段,谋生是绮季的长处。州外清渠映着月光,庙前黄叶覆盖寒霜。今日看云的心意,依依不舍地进入帝都。
展开
知识点
作者:李商隐,唐朝著名诗人,晚唐代表人物。诗体:五言律诗,共八句。主题:咏史抒怀,结合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创作年代:晚唐时期,约9世纪。关键词:商於、张仪、绮季,涉及历史地理和人物典故。诗风:含蓄婉约,善用典故和意象。
展开
古诗注解
商於
: 地名,指今陕西商县至河南淅川一带,历史上为秦楚争夺之地,诗中借指旅途经过的区域。
背坞
: 背靠山坞,坞指山间低洼处,形容猿猴活动的环境。
投岩
: 投向岩石,可能指麝鹿的行为,麝香散去象征香气消失。
建瓴
: 源自成语“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形势。
横戟
: 横着戟,戟是一种古代兵器,这里指武力抵挡,表达无法抗拒之势。
张仪
: 战国时期纵横家,以欺诈手段为秦国割取土地,诗中借指历史上的欺诈行为。
绮季
: 指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代表隐士的谋身之道,强调个人保全。
帝乡
: 指京城或帝都,象征政治中心,表达归依或向往之情。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从写景入手,首联描绘雨后天晴的秋光,奠定全诗基调;颔联通过猿猴和麝香的意象,暗示自然界的无常;颈联引用“建瓴”和“横戟”的对比,突出势不可挡的现实;尾联借张仪和绮季的典故,批判政治欺诈并表达归隐之思。整体上,诗作融合景、情、理,展现了李商隐对时代和个人的深刻反思,教学时可重点分析用典技巧和情感层次。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起兴,通过细腻的意象如“朝雨霁”、“秋光”、“黄叶霜”营造出萧瑟而深远的意境。诗中运用历史典故(如张仪、绮季)增强哲理性,表达作者对政治欺诈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议论,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含蓄深沉和艺术魅力。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李商隐身处政治动荡、个人仕途失意的环境中。可能写于他旅途归京或流寓途中,借商於地区的秋景和历史典故,抒发对时局腐败、自身坎坷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隐逸之思。
展开
作者信息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古诗数量:
649
名句数量:
2436
作者其他古诗
1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1万阅读
2
九成宫
1.1万阅读
3
嘲桃
1.1万阅读
4
南朝
1万阅读
5
隋宫
1万阅读
6
蝉
1万阅读
7
安定城楼
1万阅读
8
北青萝
1万阅读
9
题鹅
1万阅读
10
代赠二首之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