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散人歌

陆龟蒙 〔唐朝〕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

手提孤篁曳寒茧, 口诵太古沧浪词。

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

夜栖止与禽兽杂,独自构架纵横枝。

因而称曰有巢氏, 民共敬贵如君师。

当时只效乌鹊辈,岂是有意陈尊卑。

无端后圣穿凿破,一派前导千流随。

多方恼乱元气死, 日使文字生奸欺。

圣人事业转销耗,尚有渔者存熙熙。

风波不独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

罛疏沪腐鲈鳜脱, 止失检驭无谗疵。

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女留须眉。

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所以头欲散, 不散弁峨巍。

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陆离。

行散任之适, 坐散从倾欹;语散空谷应,笑散春云披;衣散单复便, 食散酸咸宜;书散浑真草,酒散甘醇醨;屋散势斜直, 树散行参差;客散忘簪屦,禽散虚笼池。

物外一以散, 中心散何疑?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

静则守桑柘,乱则逃妻儿。

金镳贝带未尝识, 白刃杀我穷生为。

或闻蕃将负恩泽,号令铁马如风驰。

大君年小丞相少,当轴自请都旌旗。

神锋悉出羽林仗, 缋画日月蟠龙螭。

太宗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

禁军近自肃宗置,抑遏辅国争雄雌。

必然大段剪凶逆, 须召劲勇持军麾。

四方贼垒犹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饥。

归来辄拟荷锄笠,诟吏已责租钱迟。

兴师十万一日费, 不啻千金何以支。

只今利口且箕敛,何暇俯首哀惸嫠。

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隵.冰霜襦袴易反掌。

白面诸郎殊不知。

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

官家未议活苍生,拜赐江湖散人号。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江湖散人天生风骨奇特,短发散乱搔弄起来像蓬草般半垂着。

手里提着孤竹杖拖着寒茧般的衣衫,口中吟诵着远古的《沧浪歌》。

歌词里说远古万万年间,百姓性情淳朴粗野没有礼教约束。

夜晚栖息与禽兽混杂在一起,自己搭建纵横交错的树枝当住处。

因此称那个时代为有巢氏时期,百姓共同敬重他如同君主与老师。

当时人们只是效仿乌鹊筑巢,哪里是有意要区分尊卑等级。

无端地后来的圣人穿凿附会破坏了古朴,一派引导在前千万人追随在后。

用各种方法扰乱自然元气使其枯竭,天天让文字产生奸诈欺骗。

圣人的事业渐渐消磨殆尽,还留有渔者过着和乐的生活。

风波不只是困扰一个士人,所有的器具都能派上用场。

鱼网稀疏、沪(捕鱼工具)腐朽,鲈鱼鳜鱼逃脱,只是失去了管束却没有谗言瑕疵。

人间所谓的好男子,我看倒像妇女留着胡须眉毛(指缺乏男子气概)。

奴颜婢膝的人真像乞丐,反而把正直的人当作狂痴。

所以想让头饰散开,却散不开高耸的礼帽;

所以想让腰间饰物散开,却散不开杂乱的玉佩;

行走时散漫任随舒适,坐卧时散漫听任倾斜;说话散漫如空谷回声,笑时散漫如春风拂云;衣服散漫单衣夹袄都随意,饮食散漫酸甜咸淡都适宜;书写散漫不管楷书草书,饮酒散漫不管甘醇与薄酒;房屋散漫态势或斜或直,树木散漫排列参差不齐;客人散去忘了衣冠鞋履,禽鸟散去笼子池塘空旷。

置身物外一切都散漫,内心散漫又有什么可怀疑的?不与诸侯分占城邑乡里,不与天子专守城池。

天下安定就守着桑麻田园,天下大乱就带着妻儿逃难。

金镳贝带从来不曾见过,白刃加身只为穷苦的生计。

有时听说蕃将辜负朝廷恩泽,号令之下铁马如风奔驰。

天子年幼丞相也年轻,当权者自请统领军队。

精锐的兵器都出自羽林军的仪仗,旗帜上描绘着日月蟠龙螭。

太宗打下的基业十分牢固,小丑般的叛贼应当被消灭。

禁军是从肃宗时开始设置的,用来遏制辅国一类的宦官争权夺利。

必然要大规模剪除凶逆,必须召集勇猛的将士执掌兵权。

四方贼寇的营垒还占据着土地,死去的人暴尸荒野,活着的人受冻挨饿。

归来就打算扛着锄头斗笠(归隐),却被官吏责骂租钱交得晚了。

发动十万军队一天的费用,不少于千金,拿什么来支撑?

如今只会巧言搜刮民财,哪有时间低头怜悯孤苦无依的人。

平均灾荒弥补败政难道没有办法?方法都写在典籍里,足以支撑起颓败的局面。解决百姓饥寒如同反掌一样容易,

那些白面书生却全然不知。

江湖散人悲叹古代的道理,悠悠然有幸寄托着羲皇时代的傲岸。

朝廷还没有商议救活百姓,我却拜受了江湖散人的称号。

1. 陆龟蒙:晚唐诗人、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等,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峻拔,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

2. 有巢氏: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是中华民族远古重要的人文始祖之一。

3. 《沧浪歌》:出自《孟子·离娄上》,歌词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表达了避世隐身、与世推移的思想,后世常被文人引用表达隐逸情怀。

4. 晚唐社会背景:晚唐时期,中央集权衰落,藩镇割据严重,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赋税繁重,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带有忧国忧民、批判现实的色彩。

5. 散人文化:“散人”是中国古代文人中一种特殊的群体称谓,指不仕官场、隐居江湖、不受世俗礼教束缚的人,体现了文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的体现。

  • 江湖散人:指闲散浪迹江湖的人,这里是诗人自称。
  • 天骨奇:天生的风骨奇特不凡。
  • 孤篁:孤竹杖,指简单的出行工具。
  • 寒茧:指粗糙简陋的衣衫,像蚕茧一样。
  • 太古沧浪词:远古时期的《沧浪歌》,表达隐逸避世的情怀。
  • 有巢氏:传说中远古发明巢居的部落首领。
  • 穿凿破:指后来的圣人牵强附会,破坏了古朴的风气。
  • 元气:指自然的生命力或宇宙的本原。
  • 熙熙:和乐的样子。
  • 罛疏沪腐:罛、沪都是捕鱼工具,指工具简陋。
  • 弁峨巍:弁指礼帽,峨巍形容高耸。
  • 珮陆离:珮指玉佩,陆离形容杂乱繁多。
  • 隍陴:隍指护城河,陴指城上短墙,代指城池。
  • 桑柘:指农田桑麻,代指田园生活。
  • 金镳贝带:金饰的马嚼子和贝饰的腰带,代指富贵之物。
  • 蕃将:指少数民族的将领。
  • 当轴:指当权者。
  • 羽林仗:皇家禁军的仪仗,代指精锐部队。
  • 龙螭:龙和无角龙,古代常用来装饰旗帜,象征尊贵。
  • 辅国:指唐代宦官李辅国,代指专权的宦官。
  • 军麾:军旗,代指兵权。
  • 箕敛:像簸箕收物一样搜刮民财。
  • 惸嫠:指孤苦无依的人,惸指无兄弟,嫠指寡妇。
  • 方册:典籍、书籍。
  • 颓隵:颓败倾塌,指衰败的局面。
  • 襦袴:指衣物,代指百姓的温饱问题。
  • 白面诸郎:指没有实际才能的纨绔子弟或文官。
  • 羲皇傲:像伏羲时代的人一样保持傲岸的本性,羲皇指伏羲氏,代指远古淳朴时代。

《江湖散人歌》是陆龟蒙以“江湖散人”身份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通过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对远古社会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的坚守。

开篇先描绘“江湖散人”的外在形象,“短发搔来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茧”,一个放浪不羁、不拘小节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接着,诗人由“口诵太古沧浪词”引入对远古时代的追忆,赞美有巢氏时期百姓淳朴、无尊卑之分的美好,以此反衬后世“圣人”用礼教“穿凿破”古朴风气,导致“文字生奸欺”“元气死”的社会乱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大量笔墨铺陈“散”的状态,从行住坐卧到衣食住行,再到读书饮酒、待人接物,全方位展现“散”的内涵——这不仅是外在行为的自由,更是内心对世俗束缚的超脱。这种“散”与官场的“弁峨巍”“珮陆离”形成对比,是对官场礼教的否定。

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描写藩镇叛乱、军队耗费、官吏盘剥、百姓困苦等乱象,批判当权者的无能与贪婪,字里行间充满对苍生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回归“江湖散人”的身份,悲叹古道不存,以“拜赐江湖散人号”作结,既是无奈,也是对自我选择的肯定。

整首诗将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风骨,也反映了晚唐的社会风貌,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理解这首诗,有助于我们了解晚唐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全诗围绕“江湖散人”的形象和心境展开,风格洒脱不羁,情感真挚强烈。

在内容上,诗人开篇塑造了一个风骨奇特、放浪形骸的散人形象,接着通过追溯远古时代的淳朴,与当时社会的“奸欺”“恼乱”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后世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官场的腐朽。中间大量运用铺陈手法,从行、坐、语、笑、衣、食、书、酒等多个方面描绘“散”的状态,展现了散人不受世俗约束的自由,也暗含对世俗礼教的反抗。

在情感上,诗歌既流露对现实社会的悲愤与失望,如“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死者暴骨生寒饥”,又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自得与坚守,如“物外一以散,中心散何疑”,情感跌宕起伏,极具感染力。

在艺术手法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突出,远古与当下、散人与世俗、正直与谄媚的对比,强化了批判力度;铺陈手法的运用则细致展现了“散”的内涵,使形象更丰满。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陆龟蒙是晚唐诗人,身处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百姓生活困苦。诗人本身隐居江湖,不仕官场,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虚伪有着深刻的体会。

这首《江湖散人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比远古时代的淳朴与当时社会的乱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坚守。他以“江湖散人”自居,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写照,也是对世俗礼教、官场倾轧的反抗,寄寓了对理想社会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信息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691名句数量: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