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云南之地还有溪流潺潺,红色的碎石间完全没有污泥。
有巴地的少数民族售卖药材,枝头常有南方的鸟儿啼鸣。
夜晚清朗,时间刚过午夜,秋日将近,山间的雾气很少让人迷茫。
如果能够住在这美好的山林之中,我将亲手采摘灵芝仙草。
1. 陆龟蒙:晚唐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山水田园生活。
2. 四明山:道教名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上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篇。
3. 巴賨:巴地的少数民族,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其文化和生活习俗对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
4. 古诗中的对仗:颔联“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在结构和词性上形成了一定的对仗,体现了唐诗的格律特点。
5. 古代对仙草的崇拜:诗中提到的“芝zC”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灵芝等仙草的崇拜,认为其具有吉祥、长寿等寓意。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一下这首诗,它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四明山诗》中的一首,描绘了四明山附近云南之地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从诗句来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开头两句写溪流和丹砾,让我们感受到了此地的洁净;接着写巴賨卖药和越鸟啼鸣,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生机;而后描写夜晚和秋日的景象,给人清爽之感;最后表达了想要在此隐居的愿望。
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要注意一些地名和特殊词语的含义,比如“巴賨”“越鸟”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古代很多文人在仕途不顺或厌倦官场时常见的情感表达。
另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比如动静结合的描写,以及对仗的运用,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唐诗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描绘了四明山附近云南之地的秀丽风光,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首联“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写出了此地溪流清澈,溪中只有红色的碎石而无污泥,展现了环境的洁净。颔联“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从人文和自然声响两个角度入手,既有巴地之人售卖药材的生活气息,又有南方鸟儿在枝头啼鸣的生机盎然之景,动静结合,画面感十足。颈联“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描写了此地的夜晚和时节变化,夜晚清朗,秋日将近时雾气减少,给人一种清爽、开阔之感。尾联“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林的喜爱,渴望能在此隐居,亲手采摘仙草,寄托了诗人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完美结合。
陆龟蒙是晚唐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仕途不顺,曾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苏州甪直),自号“甫里先生”。他喜爱山水田园,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四明山诗》是他创作的一组诗歌,此诗为其中一首,可能是他游历四明山地区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而作,通过对云南(四明山附近地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