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旧隐犹招我,烟阁英才不见君。
惆怅故山归未得,酒狂叫断暮天云。
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
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
草堂旧隐犹招我,烟阁英才不见君。
惆怅故山归未得,酒狂叫断暮天云。
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
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
昔日隐居的草堂依然在召唤我,而烟阁中那些英才却见不到你。
心中惆怅故乡依旧没能回去,趁着酒兴狂叫,声断黄昏的云天。
要知道世道混乱自身难以保全,不要为天晴菊花一同盛开而欢喜。
这一生无论长短终究是他乡之客,黄色的菊花更助长了白头的催逼。
1. 作者司空图是晚唐诗人、诗论家,著有《二十四诗品》,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理论有重要贡献。
2. 诗中“烟阁”典故出自汉代麒麟阁,用于表彰功臣,后世常以“烟阁”指代表彰贤才的场所。
3. 这两首诗属于七言绝句,句式整齐,韵律和谐,体现了唐诗的典型特点。
4. 诗中通过“菊花”这一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运用。
《狂题二首》是司空图情感的真实流露。在第一首中,诗人先写对旧居的怀念和对英才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失落的氛围,随后以“酒狂叫断暮天云”的豪放之举,将内心的惆怅和愤懑尽情释放,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
第二首则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须知世乱身难保”点明了时代的残酷,“莫喜天晴菊并开”则提醒人们在乱世中不要被短暂的美好所迷惑。最后两句“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将个人的漂泊之感和对衰老的无奈融入其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乱世之中文人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两首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通过对具体景物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两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第一首中,“草堂旧隐犹招我,烟阁英才不见君”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贤才难觅的惋惜。“惆怅故山归未得,酒狂叫断暮天云”则将思乡的惆怅和内心的愤懑以“酒狂叫断”的激烈方式宣泄出来,极具感染力。
第二首“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道出了乱世之中人们的生存危机,即使有短暂的美好景象,也难以让人真正喜悦。“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则充满了漂泊异乡的孤寂和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悲叹,将个人的命运与乱世紧密相连,使情感更加深沉。
司空图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政治腐败。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不满,又无力改变现状。他曾隐居,后又经历世事变迁,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惆怅。《狂题二首》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乱世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