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仪

司空图 〔唐朝〕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昨天我登上朝堂,跻身于御史台的官员行列,更惭愧的是凭借微薄的才华来草拟文书。

这华美的窠臼(指创作的范式或文才)并非普通的华美,是从丘迟那里争夺而来的。

1. 御史台:古代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2. 丘迟: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与陈伯之书》是一篇优美的骈文,文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句流传千古。

3. 司空图:晚唐诗人、诗论家,著有《二十四诗品》,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理论有重要贡献。

  • 班缀:指官员在朝堂上按品级排列的位次,这里指担任官职。
  • 柏台:即御史台,汉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树,后世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 起草:指草拟文书。
  • 微才:微薄的才华,是作者自谦之词。
  • 锦窠:原指华美的鸟巢,这里比喻华美的文才或创作的范式。
  • 丘迟:南朝梁文学家,以文才著称,其作品辞藻华丽,风格清新。

这首《少仪》是司空图的一首言志小诗。开篇两句,作者从自己的官职写起,“登班缀柏台”点明身份,“惭起草属微才”则是谦辞,体现了传统文人谦逊的品格。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锦窠”比喻文才,将自己的才华与南朝大家丘迟相联系,说“兼向丘迟夺得来”,既表达了对丘迟文学成就的认可,又暗示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与抱负。整体来看,诗歌语言质朴却不失巧妙,在简短的篇幅中融入了作者对自身境遇、才华及文学追求的表达,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诗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富。首句“昨日登班缀柏台”点明了作者的官职身份,次句“更惭起草属微才”以自谦的口吻,既表达了对身居官位的些许不安,也展现了谦逊的态度。后两句“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则笔锋一转,将自己的文才比作“锦窠”,并言其并非普通之物,甚至是从南朝梁文学家丘那里“夺得”,既凸显了对自身文学才华的自信,又巧妙地抬高了自己的文学地位,同时也体现出对优秀前代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之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司空图是晚唐诗人、文学评论家。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担任御史台相关官职期间。当时他跻身官场,参与文书草拟工作,诗中既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也隐含着对自己文才的自信,通过提及丘迟,可见其对前代文学大家的推崇与文学创作上的追求。

作者信息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古诗数量:275名句数量: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