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
池塘月撼芙蕖浪, 窗户凉生薜荔风。
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
池塘月撼芙蕖浪, 窗户凉生薜荔风。
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日渐与山村的事务变得相同,学着邻家老翁点燃松火烹茶品饮。
月光下池塘里的荷花被风吹得泛起波浪,窗户边因薜荔间吹来的凉风而感到凉爽。
白天书房的帷幕在山间雾气中显得昏暗,鸟雀在雪中折断巢边的树枝发出声响。
像山阴的钓鱼老翁一样没有知己,照着镜子见拔去的头发太多,两鬓快要空了。
1. 方干,晚唐诗人,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他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池塘月撼芙蕖浪”是视觉描写,“窗户凉生薜荔风”是触觉描写,“巢枝俯折雪声中”是听觉描写,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诗中“山阴钓叟”运用了典故的变体,借隐居钓鱼的形象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孤寂之感。
《山中言事》是方干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开篇从日常琐事入手,“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简单几句便勾勒出诗人融入山村生活的状态,让我们看到他褪去文人身份,亲近田园的一面。
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山中景致,“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月光、荷塘、凉风、薜荔,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清幽宜人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则描绘了白天和雪中的情景,雾气弥漫使书房昏暗,雪中折枝声打破寂静,动静结合,展现了山中不同时段的特色。
最后,“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诗人由景生情,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的感慨。整体来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写景细腻生动,情感真挚深沉,将隐逸生活的点滴与复杂心境完美融合,是一首颇具韵味的山水田园诗作。
这首诗生动地勾勒出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画面。首联写诗人逐渐融入山村生活,效仿邻翁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适应。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与声响,月光下的荷塘、带着凉意的薜荔风、雾气中的书幌、雪中折枝的声响,声色并茂,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尾联则笔锋一转,抒发了如钓叟般无知己的孤寂,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使诗歌在宁静的基调中增添了一丝怅惘,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方干是晚唐诗人,一生未仕,隐居在镜湖一带。此诗大概创作于他隐居期间,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日常情景,表达自己在山林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体验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孤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