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一朝新,帘栊晓景分。
艳和蜂蝶动,香带管弦闻。
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
直疑风起夜,飞去替行云。
一露一朝新,帘栊晓景分。
艳和蜂蝶动,香带管弦闻。
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
直疑风起夜,飞去替行云。
晨露滋润后花朵焕然一新,清晨的帘栊分隔着晓色光影。
艳丽的姿容引蜂蝶飞舞,芬芳随乐声飘散四方。
笑意仿佛带着春日的慵懒,浓妆如酒般令人微醺。
真让人怀疑在风起的夜晚,它会飞上天空替代行云。
1. 水林檎:古代对苹果属植物的雅称,非现代蔷薇科林檎
2. 晚唐咏物诗特点:由单纯状物转向托物言志
3. "管弦闻"运用通感修辞,化嗅觉为听觉
4. 郑谷诗风:属"芳林十哲"之一,以清丽婉约见长
此诗教学可聚焦三点:首先分析"飞替行云"的浪漫主义手法,对比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其次探讨尾联的张力——风起象征外力摧折,而"替云"展现生命韧性;最后可延伸至晚唐诗歌中的"物哀"意识,联系杜牧"绿叶成阴子满枝"等作品,体会时代氛围对创作的影响。
全诗以"新"字开篇,通过晨露、蜂蝶、管弦等多重意象叠加,构建出视听嗅交融的立体画面。颈联"笑拟""妆浓"以拟人手法将花比作微醺美人,尾联突发奇想,用"替行云"的夸张联想,既写花之轻盈,又暗含"朝露待日晞"的哲理。郑谷善用纤秾词藻却不流于艳俗,体现晚唐咏物诗"形神兼备"的特质。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郑谷以细腻笔触描绘宫廷或贵族庭园中的花卉。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借咏物寄托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风起夜"或暗喻时代变幻,而花的娇艳瞬逝则隐含人生无常之叹。